太监

太监
(太监, 太監) 一、 官名; 唐有中御府大监, 《资治通鉴》胡三省注, "大"作"太"。 古人写"太"字常作"大", 唐"大监"或即"太监"。 辽南面官的太府、 少府、 秘书、 将作、 都水诸监, 主官均称太监, 其下有少监、 监丞。 元艺文监有太监检校书籍事; 储政院所属典用监、 典医监、 典牧监、 甄用监, 均有太监; 此外, 太府监、 度支监、 利用监、 中尚监、 章佩监, 经正监、 秘书监, 也有太监, 位次于各监的卿或太卿。 以上各监除中尚、 章佩二监外, 所司职务均与宦官无涉。 《元史·百官志六》中尚监各官参用宦者三人, 又谓章佩监所辖御带库人员, 均以中官为之, 可证章佩监各官并非中官。 自唐至元, "太监"一词与宦官毫无关系。 二、 宦官别名。 明以太监为宦官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主官, 一般设掌印太监一人, 如内官、 御用等监、 四司八局、 内府供用库、 提督东厂等; 部分机构如司礼监, 除掌印太监外, 有提督太监、 秉笔太监、 随堂太监; 提督京营有掌印太监、 坐营太监。 太监与上层宦官自此始有联系。 清朝内务府大小各官均非宦官, 宦官仅系执事人员, 最高者为敬事房四品总管, 衔称宫殿监督领侍, 以太监为宦官别称。 故太监与宦官同义, 仅限于清朝。
* * *
(太監, 太监) 一、 官名; 唐有中禦府大監, 《資治通鑒》胡三省注, "大"作"太"。 古人寫"太"字常作"大", 唐"大監"或即"太監"。 遼南面官的太府、 少府、 秘書、 將作、 都水諸監, 主官均稱太監, 其下有少監、 監丞。 元藝文監有太監檢校書籍事; 儲政院所屬典用監、 典醫監、 典牧監、 甄用監, 均有太監; 此外, 太府監、 度支監、 利用監、 中尚監、 章佩監, 經正監、 秘書監, 也有太監, 位次於各監的卿或太卿。 以上各監除中尚、 章佩二監外, 所司職務均與宦官無涉。 《元史·百官志六》中尚監各官參用宦者三人, 又謂章佩監所轄禦帶庫人員, 均以中官為之, 可證章佩監各官並非中官。 自唐至元, "太監"一詞與宦官毫無關係。 二、 宦官別名。 明以太監為宦官二十四衙門及其他機構主官, 一般設掌印太監一人, 如內官、 御用等監、 四司八局、 內府供用庫、 提督東廠等; 部分機構如司禮監, 除掌印太監外, 有提督太監、 秉筆太監、 隨堂太監; 提督京營有掌印太監、 坐營太監。 太監與上層宦官自此始有聯繫。 清朝內務府大小各官均非宦官, 宦官僅系執事人員, 最高者為敬事房四品總管, 銜稱宮殿監督領侍, 以太監為宦官別稱。 故太監與宦官同義, 僅限於清朝。
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

Игры ⚽ Нужно сделать НИР?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